学校简介
苏北首家省级卫生镇—三余镇,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东临黄海,南依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素有“粮棉故里,江海乐土”之称,是苏中名镇之一,属江苏省重点中心镇、通东重镇,革命老区。全境面积79.4平方公里,人口7.2万,辖3个居委会和20个行政村。掀开三余的历史卷页,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兄弟在此垦牧,使当年杂草丛生的“金陵荡”、“野鹅潭”变成了今日的万亩良田和繁华集镇;中国近代教育家、佛学家江谦晚年在此耕读,并在此安葬;荷兰专家特来克在这里规划建设建闸修桥,改变了三余频遭海潮浸蚀的历史。现在的三余,人文荟萃,自然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怡人,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通东中心集镇。一九九六年率先建成了省级卫生镇,原省委副书记顾浩视察三余时,欣然题词喻三余为“黄海明珠”。三余镇交通便捷,省222线、金三线、平海公路穿境而过,是启东、海门、通州、如东四县市沿海通道的重要枢纽;团结河、三余竖河与通吕运河、长江相连,并在镇区交汇;周边40公里范围内,分别有南通机场、南通火车站、南通港、吕四港、洋口港、通常汽渡、海太汽渡,构成了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中国第一大桥—苏通长江大桥及崇海、崇启大桥建成后,三余将全面融入1小时上海大都市圈,规划中的沿海高速在我镇工业集中区有一互通,为此,三余镇将成为长江北岸最具发展活力、最具投资潜力、最宜人居住的首选之地。三余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工业门类齐全,产业特色明显,境内180多家企业,拥有纺织、针织、服装、轻工、化工、电子、机械、冶金、建材等10多个门类,100多个工业产品。特别是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和人造毛皮制造业在国内享有盛誉。建筑业实力雄厚,建筑大军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以苏北一流的农贸市场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五十年代,周总理把从美国引进的岱字棉原种放在三余这块土地上繁植育种,勤劳智慧的三余人民精细耕作,盛产原棉,名扬海外,为发展新中国的棉花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已形成瓜果蔬菜、畜禽养殖、特种淡水养殖三大支柱产业。“无抗”优质猪成为上海的生产基地;万亩“双低”油菜被评为省无公害生产基地。相知无远近,万里尤为邻。三余镇诚邀社会各界人士光临考察指导,投资开发,拓展事业。让我们并肩携手,为三余的发展再续华章。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