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是清朝进士、翰林院编修沙元炳先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的当时全国第一所公立小学——如皋公立高等小学堂,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29000平方米,全校(含幼儿园)教学班80个,教职工216人,新世纪初,建起了智能校园网、“希望之星”电视台、多功能报告厅,配有科技馆、科学探究室、生态模拟室、微格教室、儿童剧院等20多个活动专用教室,岸佛运动场由国际著名刑侦专家李昌钰博士的母亲李王岸佛女士捐资助建。[1]
中文名
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外文名
Jiangsu rugao normal school affiliated elementary school
简称
如师附小、附小
校训
守真崇实,心志专一
创办时间
1901年
类别
附属小学
现任校长
许友兰
知名校友
韩德培等
所属地区
江苏南通
1学校简介
2历史沿革
3师资力量
4教育理念
5学校地址
6素质教育
7学校荣誉
学校占地面积29000平方米,全校(含幼儿园)教学班80个,教职工216人,新世纪
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初,建起了智能校园网、“希望之星”电视台、多功能报告厅,配有科技馆、科学探究室、生态模拟室、微格教室、儿童剧院等20多个活动专用教室,岸佛运动场由国际著名刑侦专家李昌钰博士的母亲李王岸佛女士捐资助建。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源于清朝进士、翰林院编修沙元炳先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的当时全国第一所公立小学——如皋公立高等小学堂。
1905年改为如皋初级师范兼附属高等小学堂。1910年春,迁至学宫内。1912年,称如皋县立师范附属小学校。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改名为如皋县立实验小学。1932年,称江苏省立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此后数度分合、迁址、更名。
1949年,称苏北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53年,称江苏省立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增至24个班,附设幼儿园。1960年被定为十年一贯制试点小学。
”文革“中一度更名为如城”五·七“小学,并附设初中两个班。1974年仍称江苏省立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1984年起连续被评为市、县文明单位,同时被定为江苏省94所实验小学之一。1987年学校少先队被全国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评为红旗大队。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98%的教师取得了大学专科以上学历,78%的教师获本科学历。学校有如皋市、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省优秀班主任、省优秀德育工作者、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省特级教师、省名教师、全国优秀教师52人。近年来,参加如皋市级以上各级各类优秀课竞赛、教学基本功比赛、上观摩课387人次,630篇科研论文在省、市、县三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七位老师先后获江苏省小学语文、数学、音乐、微机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08年,一位老师参加全国中小学班会课评比荣获一等奖,三位老师参加第六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获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
学校薪火传承,引领如皋小学教育教学的潮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育人理念,以人为本,自主合作,实施“小公民教育”工程,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 2014 Baidu?- Data NavInfo?&?CenNavi?&?道道通
江苏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校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在历年全市的素质教育检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均居全市之首。学校源源不断地走出了全国作文大赛冠军、全国拉丁舞冠军、全国无线电测向冠军……全校学生的广播操两次获南通市一等奖,新民乐《快乐成长》、儿童歌舞剧《蝙蝠新传》均获江苏省校园文化艺术节一等奖,其中《蝙蝠新传》在“魅力校园”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中荣获金奖、特色节目奖。学校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放大品牌优势,与高校联合办学,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凸显实验、示范、辐射功能,精心打造基础教育品牌,享誉江海平原。
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五星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等如皋市级以上集体奖项92个。